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战考网 > 中医专长医师 > 考试教材 >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医儿科学》蛔虫病的治疗

时间:2022-01-08 17:32 来源:战考网

  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医儿科学》蛔虫病的治疗”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概述

  蛔虫病是感染蛔虫卵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胳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成虫寄生小肠,劫夺水谷精微,妨碍正常的消化吸收,严重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这与粪便污染和卫生习惯不良有密切关系。小儿由于脾胃薄弱,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故感染率髙于成人,尤多见于3~10岁的儿童。蛔虫病有不同表现,轻者可无症状,或仅见脐周时有疼痛;重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其中以蛔厥证、虫瘕证多见,应积极救治。

  (二)辨证论治

  1.肠虫证

  主症:轻者可无症状,或时有绕脐腹痛,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大便不调;重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腹部疼痛,时作时止,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栗状白点,夜寐(齿介)齿,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舌荅薄腻或花剥,脉滑数。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使君子散加减。常用使君子、芜荑、苦楝皮杀虫驱蛔、调理脾胃,槟榔杀虫下虫,甘草调和诸药。

  2.蛔厥证

  主症:腹痛时发时止。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以右胁下及胃脘部疼痛为主,弯腰曲背,辗转不安,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蛔虫,发作间歇时,痛止如常人。重者,腹痛持续不止,时轻时剧,畏寒发热,甚则出现黄疸。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之驱虫。

  方药:乌梅丸加减。常用乌梅味酸安蛔止痛;细辛、椒目辛能伏蛔,黄连、黄柏苦能下蛔,配伍使用,辛开苦降,和中止呕;干姜、附子、桂枝暖中散寒以安蛔;当归、人参扶持正气;延胡索、白芍行气缓急止痛。

  3.驱蛔单方

  (1)使君子仁,文火炒黄嚼服,每岁1~2粒,最大剂量不超过20粒,晨起空腹时服用,连服2~3天。

  (2)驱虫粉:使君子肉8份,生大黄粉1份,和匀,每次剂量为(年龄+0.6)g,饭前1小时吞服,每日3次,连服3天。

分享到:
  • 扫码加医药类考试老师微信
  • 进行“一对一”考试资讯
  • 注意:

  • .在添加客服时,备注自己要咨询的【考试种类+地区】

  • .先添加客服,再由客服按实际情况推荐给考试老师

  • .添加老师可咨询:考试信息+考试资料+交流群推荐

中医专长医师报考费用获取
请选择一个城市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天津
山东
河南
四川
湖北
福建
湖南
安徽
河北
陕西
江西
重庆
辽宁
云南
广西
山西
内蒙古
贵州
新疆
黑龙江
吉林
甘肃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头

网站介绍 企业新闻 考试动态 新媒体矩阵 合作推广 网站声明 全站导航 加入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苏ICP备案号18066411号-3 icp备:苏B2-20200036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湘江路32号

Copyright@2020-2022南京双引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