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战考网 > 一级建造师 > 铁路工程 >

2017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知识点详解:隧道施工

时间:2021-12-21 15:45 来源:战考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在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中,在多山的地区,隧道工程在公路工程中就变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隧道工程相对路面,桥梁工程来说有它的特殊性:一般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而且很难预测,完工后隐患不易察觉,这就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工艺控制。

  隧道施工主要包括开挖和支护两大部分。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地质,地貌,符合路线顺接要求的基础上,本着路线最短,成本最低的原则确定具体的施工线路。施工就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保证每一步骤实现设计的意图。

  1、开挖

  开挖是隧道施工的龙头,质量,进度,安全,效益等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开挖符合要求,支护才有一个顺利的保证基础。

  1.1开挖的辅助手段开挖的最大困难是隧道围岩、地质构造、渗水等情况复杂多变,很难完全了解。为了及时掌握变化的情况,指导施工,就要重视测量和地质超前预报。

  1.1.1测量某省最长的一座3.3km的公路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隧道,从两头同时对向开挖,四个开挖工作面,测量用同一系统控制,保证两端有同一目标,而且每二个月通过三角网或精密网对导线点校核一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误差累积而产生较大的偏差。随着隧道开挖的进程加大,单洞单幅导线就象一根甩出的绳子,越长越容易偏离控制的中轴位置,也可以通过联络洞,把测出的导线值代入后相互验证,当隧道开挖长度超过500米时,两端如不能相互连通纠偏,就须在一条洞中建立两条独立的导线以便相互纠偏。

  1.1.2地质超前预报隧道开挖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所以超前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能够采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手段有:打超前探孔法,地震波法和超声波探测法,也可以借鉴有经验的地质专家根据地貌特征,掌子面岩石产状,地质构造特征对前方地质情况的判断。

  1.1.2.1超前探孔法在掌子面最少布三个钻探孔,如右图:详细记录每个孔的进钻速度,每种不同粉尘的出现部位及钻粉岩性,钻孔涌水量的大小。根据进钻速度可以判断不同部位的岩石强度及裂隙,节理发育情况;根据钻粉岩性可以判断不同岩性的里程桩号;根据涌水情况就可以知道不同区域的含水情况;由1,2,3号孔的布孔位置,可以计算出岩石在整个面上的发育情况,这种方法一次可以预报20米,操作简单有效,一般施工单位通常喜欢采用。

  1.1.2.2地震波和超声波探测法根据波速在不同强度的岩体,空气,水等介质中传播速度差异来判断前方围岩情况。这种方法做出的结论在离发射波30米以内准确性较高,但随着距离渐长渐差,而且投入人力物力相对较高,业主曾在隧道施工中进行过几次超前探测。

  专家预测有时准确性高,有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出入,因为影响产生地质变化的因素很多,而个人经验不同,主观倾向性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几种方法综合使用,相互映证,准确性就会提高。以超前预报来指导开挖,就可以避免一些可能的塌方。

  1.2开挖掘进,开挖一般采用爆破的方式,但特殊地段须用风镐或钢钎等撬挖。

  1.2.1 Ⅲ类以上的围岩,都采用全断面爆破形式的开挖,为了保证不欠挖,少超挖,控制光面须采用光面爆破,周边光爆孔孔距为50cm左右,采用不偶合装药,不偶合系数为1.25~2.5(按硝铵炸药考虑),中间偏下布掏槽孔,掏槽孔按锥形布置效果最好,如图一,但这种布置在实际当中上部和下部造孔施作不方便,所以一般采用“八”字掏孔,如图二。光爆孔和掏槽孔中间布辅助孔,以掏槽孔为圆心呈环向布置,间距75~100cm,在孔深小于2米时光爆孔,辅助孔,掏槽孔轴向深度相同,如深度超过2米时掏槽孔深度在轴线方向适当加深10~30cm,因为掏槽孔的起爆率一般为85%左右,所以具体加深深度根据不同围岩的起爆率不同而定,把握的标准是起爆后三种爆破孔的孔底在同一掌子面上为宜,掏槽孔的装药量相对光爆孔和辅助孔都高,单耗为4~7kg/m3.视围岩强度、整体性、风化程度差异而调整,钻孔深度可控制在0.8~3.5米,装药连线采用由内向外分圈扩散,响炮采用毫秒雷管微差逐级引爆,掏槽孔、辅助孔、光爆孔逐级爆破的时间间隔为0.05~0.1秒,当中间拉出临空面后周边依次向里面爆破,每一轮爆破的强力冲击波都向中部的临空面方向,这样减少对围岩的震动破坏。

  1.2.2 如果说Ⅲ类以上围岩主要强调光面爆破效果的话,那么Ⅱ~Ⅲ类围岩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安全施工,防止掉块或掉块而引发的塌方,因为Ⅱ类围岩是处于强烈挤压破碎带围岩,有明显的滑动面,而且滑动面在失去支撑后会产生相对滑动,所以对隧道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开挖时布孔方式同1,周边孔有必要采用预裂爆破,而且整体要短进尺,弱爆破,每循环掘进不应超过80cm,单位体积耗药量适当减少,以免引起大的震动,对围岩的整体稳定造成更大的破坏。

  1.2.3 Ⅱ类弱或Ⅰ类围岩可以撬挖,这种围岩是大型断层带的挤压的断层泥或断层充填物,大型褶皱的轴部岩石,当失去支撑后完全没有自稳能力;这种围岩开挖方式有:留核心土法开挖,小导洞法开挖(又叫眼睛法),上部分台阶法开挖。

分享到:
  • 扫码加建筑类考试老师微信
  • 进行“一对一”考试资讯
  • 注意:

  • .在添加客服时,备注自己要咨询的【考试种类+地区】

  • .先添加客服,再由客服按实际情况推荐给考试老师

  • .添加老师可咨询:考试信息+考试资料+交流群推荐

一级建造师报考服务咨询
请选择一个城市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天津
山东
河南
四川
湖北
福建
湖南
安徽
河北
陕西
江西
重庆
辽宁
云南
广西
山西
内蒙古
贵州
新疆
黑龙江
吉林
甘肃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头
考试答疑

网站介绍 企业新闻 考试动态 新媒体矩阵 合作推广 网站声明 全站导航 加入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苏ICP备案号18066411号-3 icp备:苏B2-20200036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湘江路32号

Copyright@2020-2022南京双引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